聯(lián)系人:紀經(jīng)理
電話(huà):0772-2120086
手機:13377235655
地址:柳州市柳北區紅碑路紅衛鋼材市場(chǎng)西區2號
柳州柳鋼鋼板
隨著(zhù)科學(xué)技術(shù)和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如更高的強度,抗高溫、高壓、低溫,耐腐蝕、磨損以及其它特殊物理、化學(xué)性能的要求,碳鋼已不能完全滿(mǎn)足要求。
碳鋼的不足:
(1)淬透性低。一般情況下,碳鋼水淬的最大淬透直徑只有10mm-20mm。
(2) 強度和屈強比較低。如普通碳鋼Q235鋼的σs為235MPa,而低合金結構鋼16Mn的σs則為360MPa以上。40鋼的 σs /σb僅為0.43, 遠低于合金鋼。
(3) 回火穩定性差。由于回火穩定性差,碳鋼在進(jìn)行調質(zhì)處理時(shí),為了保證較高的強度需采用較低的回火溫度,這樣鋼的韌性就偏低;為了保證較好的韌性,采用高的回火溫度時(shí)強度又偏低,所以碳鋼的綜合機械性能水平不高。
(4) 不能滿(mǎn)足特殊性能的要求。碳鋼在抗氧化、耐蝕、耐熱、耐低溫、耐磨損以及特殊電磁性等方面往往較差,不能滿(mǎn)足特殊使用性能的需求。
牌號的首部用數字標明碳含量。規定結構鋼以萬(wàn)分之一為單位的數字(兩位數)、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字(一位數)來(lái)表示碳含量,而工具鋼的碳含量超過(guò)1%時(shí),碳含量不標出。
在表明碳含量數字之后,用元素的化學(xué)符號表明鋼中主要合金元素,含量由其后面的數字標明,平均含量少于1.5%時(shí)不標數, 平均含量為1.5%~2.49%、2.5%~3.49%……時(shí),相應地標以2、3……。
合金結構鋼40Cr,平均碳含量為0.40%,主要合金元素Cr的含量在1.5%以下。
鋼板卷制的鋼管
鋼板卷制的鋼管
合金工具鋼5CrMnMo, 平均碳含量為0.5%, 主要合金元素Cr、Mn、Mo的含量均在1.5%以下。
專(zhuān)用鋼用其用途的漢語(yǔ)拼音字首來(lái)標明。
如:滾珠軸承鋼,在鋼號前標以“G”。GCr15表示含碳量約1.0%、鉻含量約1.5%(這是一個(gè)特例, 鉻含量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字表示)的滾珠軸承鋼。
Y40Mn,表示碳含量為0.4%、錳含量少于1.5%的易切削鋼等等。
對于高級優(yōu)質(zhì)鋼,則在鋼的末尾加“A”字表明,例如20Cr2Ni4A
§7-1 鋼的合金化
在鋼中加入合金元素后,鋼的基本組元鐵和碳與加入的合金元素會(huì )發(fā)生交互作用。鋼的合金化目的是希望利用合金元素與鐵、碳的相互作用和對鐵碳相圖及對鋼的熱處理的影響來(lái)改善鋼的組織和性能。
合金元素與鐵、碳的相互作用
合金元素加入鋼中后,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鋼中。即:與鐵形成固溶體;與碳形成碳化物;在高合金鋼中還可能形成金屬間化合物。
槽鋼和角鋼
槽鋼和角鋼
1. 溶于鐵中
幾乎所有的合金元素(除Pb外)都可溶入鐵中, 形成合金鐵素體或合金奧氏體, 按其對α-Fe或γ-Fe的作用, 可將合金元素分為擴大奧氏體相區和縮小奧氏體相區兩大類(lèi)。
擴大γ相區的元素—亦稱(chēng)奧氏體穩定化元素, 主要是Mn、Ni、Co、C、N、Cu等, 它們使A3點(diǎn)(γ-Fe α-Fe的轉變點(diǎn))下降, A4點(diǎn)( γ-Fe的轉變點(diǎn))上升, 從而擴大γ-相的存在范圍。其中Ni、Mn等加入到一定量后, 可使γ相區擴大到室溫以下, 使α相區消失, 稱(chēng)為完全擴大γ相區元素。另外一些元素(如C、N、Cu等), 雖然擴大γ相區, 但不能擴大到室溫, 故稱(chēng)之為部分擴大γ相區的元素。
縮小γ相區元素——亦稱(chēng)鐵素體穩定化元素, 主要有Cr、Mo、W、V、Ti、Al、Si、B、Nb、Zr等。它們使A3點(diǎn)上升, A4點(diǎn)下降(鉻除外, 鉻含量小于7%時(shí), A3點(diǎn)下降; 大于7%后,A3點(diǎn)迅速上升), 從而縮小γ相區存在的范圍, 使鐵素體穩定區域擴大。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完全封閉γ相區的元素(如Cr、Mo、W、V、Ti、Al、Si等)和部分縮小γ相區的元素(如B、Nb、Zr等)。
2. 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按其與鋼中碳的親和力的大小, 可分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兩大類(lèi)。
常見(jiàn)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:Ni、Co、Cu、Si、Al、N、B等。它們基本上都溶于鐵素體和奧氏體中。常見(jiàn)碳化物形成元素有:Mn、Cr、W、V、Nb、Zr、Ti等(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穩定性程度由弱到強的次序排列),它們在鋼中一部分固溶于基體相中,一部分形成合金滲碳體, 含量高時(shí)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。